朱慈炯想了一会冷静地说道:“用物资换消息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有锦衣卫的人参与,否则一律视为通敌!不知王总督以为如何?”
“以后花钱打探消息的事还是交给镇抚司来做吧,平辽大军专注打仗就是。”王永吉婉拒了朱慈炯的建议。
朱慈炯看似是让锦衣卫参与监督,实则是把锦衣卫明着安插到军中。
这等于在武将眼睛里放沙子。
会让武将心里感到十分不爽,进而产生信任危机。
朱慈炯也明白这个道理。
他只是在按照崇祯的计划一步步实施。
现在让锦衣卫垄断了这种事,是为了方便以后打击走私。
随着战事的延续,战场的扩大,辽东必然会出现各种形式的走私。
尤其是辽东将门的那些人
他们表面上是在打仗,实际是在做生意。
这种事很难查,也很难抓。
但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
只要把各种理由和借口提前堵死,走私的风险和难度将大大增加。
有些人会因此主动放弃走私。
“既然王总督都这么说了,锦衣卫就不客气了。”朱慈炯朝着王永吉微微一笑。
“镇抚司最擅长做这种事,交给镇抚司我也放心!”王永吉笑着命人将朱慈炯需要的物资准备齐全。
送走朱慈炯后,王永吉立刻召集众将开会,商讨具体的分兵策略。
有人觉得平辽大军主力应该待在大凌河堡不动,牵制广宁卫的建奴主力。
然后派出一万五千到两万兵马去攻义州。
义州的一万蒙古兵绝不是这些明军的对手。
等攻下义州后,再进攻广宁。
支持这个观点的人有李性忠,袁宗第和刘西尧。
有人觉得既然已经查明义州守军的数量,就不必搞那么麻烦。
直接分兵就行。
主力进攻广宁,剩下的进攻义州。
两个战场,两面开花。
支持这个观点的将领有吴三桂和高第。
还有人觉得应该派出一支侧翼去义州一带牵制,剩下的主力直接进攻广宁。
只要拿下广宁,义州守军不战自退。
支持这个观点的人最多,有黄得功,刘肇基,贺锦,马世耀,唐通,刘芳亮等人。
三个方案都有人支持,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这件事最后还得由王永吉拍板。
经过深思熟虑后,王永吉决定以稳为主。
怎么稳?
首先要稳住大凌河堡这个桥头堡。
只要这里不丢,平辽大军后路就不会被断。
所以他决定让主力继续屯兵大凌河堡,分出一支兵马去攻义州。
这么做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义州和大凌河堡都在河水的同一侧,不需要渡河进攻。
而要是进攻广宁的话,需要渡过大凌河才行。
打定主意后他看向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到李性忠,袁宗第和刘西尧身上。
既然他们三人支持这个方案,也该由他们出兵执行。
确定人选之后,兵马,粮草和各种辎重一起出动。